食品保质期是指最佳使用时间吗?食品保质期其实指的是什么?

食品的保质期其实指的是?

最后可食用期

最佳食用期

答案:

小知识

食品的保质期是指最佳食用期限,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食物的品质是最好的。过了保质期并不代表食品一定就不能继续食用了,只是在口味、风味上会变差。为了保证安全和最佳的口感,建议还是在保质期内食用。

拓展阅读

在其他国家,食品的保质期被分为赏味期限和消费期限,前者指的是吃起来味道最好的期限,即食品在没有开封的情况下,若根据包装上提供的保存方法保存的话,品尝起来比较好吃;而消费期限则类似于国内的保质期,意思是在这个期限内,食品可以安心食用。

食物过期到底能不能吃?要明白,保质期是一个参考,其次要看食物是否处在生物和化学过程中。食品买回家后,要根据包装袋上的保存条件进行放置,有些食品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方式保存了,从安全方面来看,还是可以吃的,比如饼干、罐头、牛奶等,只是味道和口感方面没有那么好了。而那些从气味和外观上已经很明显变质的食物还是不要吃了。

食品的保质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限,也可以说是食品的寿命,即在标明的储藏条件下,保持食品的期限。在食品保质期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等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一旦超过这个期限,食品很有可能会发生变质,安全得不到保证。

保质期豁免产品

未豁免标注保质期的食品应当规范标注保质期。并非所有的食品都存在保质期。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二款亦提及了“没有明确保质期”的食品。《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第4.3条“标示内容的豁免”中亦规定:“4.3.1 下列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由于保质期是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在生产时即能对某种食品是否存在保质期及保质期的长短进行明确。故在食品流通时,凡是未豁免标示保质期的食品均应按照法律规定和相关标准在食品标签上对食品保质期进行规范标注。

保质期内涵

我国自2009年通过并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第99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2011年5月13日卫生部发布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其中对保质期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新标准中对保质期的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就必须对食品的贮藏和流通规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期限。通过食品保质期,消费者可以了解所购产品的质量状况,生产商可以指定正确的流通途径和销售模式。食品保质期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它是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的重要信息要素,也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关食品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契约凭证;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各级监督机构在执法时的重要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