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主要描写了什么?春晓写的是春天的早上还是晚上?
春晓主要描写了什么?
“《春晓》描写了春天的鸟、夜里的雨、落花和春风四种景物,诗人抓住春天早晨刚刚醒来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春晓写的是春天的早上还是晚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一诗相信是许多人幼年时的人文素质启蒙材料。
关于这首诗的内涵,我们通常理解为作者在春天的早上睡到了自然醒,醒来便听到了外面有鸟儿雀跃的鸣叫声,这种听觉感受让作者欣欣然,忽而想到昨晚风雨交加,花儿在风雨的摧残下不知落了多少?
这样一想,作者的心情陡然失落,引发了伤春情结。也使读者在乐景转哀景,乐情转哀情的咀嚼中更联想到作者有惜春惜时的时间感慨。
根据以上诗歌解读,这首诗便是作者对晚春景象的抒写。但在作者没有具体指明时间细节的情况下,这首诗有没有可能是写早春景象呢?笔者有兴趣为之一探。
诗歌首句是否有早春的暗示?答案是肯定的。
当我们不把“春眠不觉晓”理解为诗人是主角,而是把春天当成主语时,意思就变成了:沉睡了一冬的春天不知不觉苏醒了。
此句也可以回应题目《春晓》之意,古人说春有三春,其中一个意思即指早春,仲春,晚春三个时段。“晓”有“早”之意,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春天的早春时段,但同时又暗含着早晨之意,一语双关。
作者为了说明他感受到的是初春,所以第二句用了一个细节来确证事实,也就是我们理解的到处都是鸟儿的欢叫声,大自然一片盎然生机。
这恰似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著名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早春景象的再现,后一句与“处处闻啼鸟”句意类似,且都体现出清新秀丽,新鲜灵动的艺术特色。
谢灵运写此诗时正值他被贬为永嘉太守时期,他一到永嘉便病倒了,一病病了一个冬季,忽而有一天想推开窗户看看外面的风景,却意外的感受到了别样的景致,也才有了他自己称为“如有神助,得窥天机”的佳句。
但其实这两句诗写的是再平凡不过的春天景色了,才华出众的谢灵运却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引发如此隽永的感受。
那是因为他一直保持着初到永嘉时的冬天印象,猛然间季节转换带来的审美冲击,才在他脑海里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种感觉吐而为诗便如心间流淌出来的一样,自然而然,不事雕琢。
孟浩然这两句也有类似的审美直觉,仿佛他一直沉浸在冬天的感受中,却在某个初春早上醒来时,由外面的鸟鸣声意识到春天的来临。鸟儿的活力让春天充满生机,是为乐景见乐情。
但问题来了,末二句的情绪忽然发生了转折,想到昨夜风雨摧残春花,作者的心情就不免有些伤感,这是典型的伤春情结,也多发生在晚春时节,是为哀景见哀情。
在早春诗里,不管是乐情还是哀情,诗中所描写的实景都是乐景,或至少不是哀景。我们试着列举唐代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几位著名诗人的早春诗来印证这一点。
初唐杜审言有著名的《早春游望》一诗,抒发思乡情感,其中的写景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即是描写春意浓郁的早春风景。
王勃有诗《早春野望》:“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亦写思乡,写景句体现了有少年人风发意气,显得明丽阔远。
盛唐诗人王维《早春行》:“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写闺愁,但景色宜人,且体现出勃发向上的生命力。
中唐白居易早春诗最多,以早春为题的就有30首之多。
早春景无一例外为乐景,如《开元寺东池早春》:“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滟。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梅房小白裹,柳彩轻黄染。顺气草薰薰,适情鸥泛泛。旧游成梦寐,往事随阳焱。芳物感幽怀,一动平生念”。
又如《新居早春二首》:“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芽。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溜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等等,
都表现美好的初春景象。白居易最著名的早春诗句即是《钱塘湖春行》里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尽了眼中春意,也道出了渐渐盈积于内心的喜意。
晚唐诗人皮日休《松江早春》:“松陵清净雪消初,见底新安恐未如。稳凭船舷无一事,分明数得鲙残鱼”,大地回春,人心悦然。处于不同时期的唐诗人,感知事物的心态各有不同,但对初春的感受基本都是统一的。
由此可见,《春晓》末二句的风雨落花如果理解为哀景,则不符合于初春的景象。但基于本文对诗歌初春的设定,有必要从“风雨”与“落花”两处着眼一探究竟。
首先说风雨,“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欲散重拈花细看,争知明日无风雨?”“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
晚春风雨摧花的诗词随处可见,早春诗也写风雨,只不过早春的风雨实在是另外一番景象。
试看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几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恰是给“夜来风雨声”诗句做了极好的注脚,雨水随着春风入夜来访,无声地滋润着自然万物。
作者从大处概括后,又辅以细节描写:早上看到的“红湿处”,原是繁华朵朵,遍开成都,老杜欣欣然之情自不待言。要之,“夜来风雨声”并不只能理解为狂风暴雨摧花落,也能化为和风细雨催花开。
但矛盾又出现了,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似乎否定了前一句“和风细雨”的解释,难道诗意就此尘埃落定,没有了翻盘的可能?
其实不然,词语的多义与倒置现象为我们扩大了解读空间,领会到更丰富多彩的诗歌内涵。出于表达的需要,诗歌常有倒置手法的运用。
如杜甫《秋兴八首》其八有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即是出于韵律的需要做的倒置。
《春晓》诗就题目而言可倒置为“晓春”,而末句就节奏感而言,“花落知多少”要比“落花知多少”更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如此,“花落”即为“落花”,而“落花”与“落英”同义。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句,“落英”在《辞海》里有两种解释:
一指“落花“,即我们通常理解的“离枝落下的花”;
另外一个意思则指“初开的花”,并列有屈原《离骚》中的“夕食秋菊之落英”释义。
另外,“缤纷”除了有“纷纷落下”之意,还有“繁盛”之意。
据此,《桃花源记》中渔人所看到的桃花源景色应理解为桃花开得正繁盛,才更能与“芳草鲜美”组合成生机无限的世外桃源意境。
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同样可以解释为:昨夜经过了和风细雨的滋润,枝头的花儿不知开了多少?这样,作者在“处处闻啼鸟”的听觉审美后,又由回忆起昨夜的气候变化,想象到更美的春天景致,欣欣然之情愈发浓郁。
"五言绝句体制短小,适合写一地景色,一时情调"(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那么,《春晓》诗不会是写从早春到晚春的清晨景象,只能是其中之一。
如果表现晚春景象则为以乐景与哀景共衬哀情,但笔者认为写初春之景的话即表现的是乐景乐情,则更能体现出景致的统一与情感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