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兄弟排行次子应该称为什么?长孙和次子谁权力更大?

从老大到老四排次依次是:伯、仲、叔、季,次子是仲,但不用来称自己的子女。

在古代, 中国有叫大郎,二郎,三郎等,如杨家将里的杨家众儿郎的称呼。

中国人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为虎子,犬子 ,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比较正规的是长子,次子,三子,最小的叫幼子。还有对下人称自己的儿子为大少爷,二少爷,三少爷的;称别人的儿子为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春秋命历序》:赵一先生有十一个孩子,他开初就先依“伯仲叔季”取名为“伯子、仲子、叔子、季子”(只论排行,不分男女,叔子就是一位清雅的姑娘,当时也帮着父亲辅助发音)。

下面的孩子他并不循环,而称“春子、夏子、秋子、冬子”,老九直叫“玖子”,生了老十,先生想该是末尾了,就取了末子这样意义的字,不想后来又生了最小的十一子,乃取名为“土子”,土者,十一之合文也。

嫡长子继承制出现,这个制度源于宗法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如果家长去世,家长正妻的孩子继承位置和财产。

有了这一制度后,宗室其他孩子就比较畏惧嫡长子了,嫡长子在家中有权威。有了这一制度之后,家族内斗的可能就基本不会出现了。

正妻的孩子叫嫡子,小妾的孩子叫庶子,嫡子身份比较高贵,庶子身份比较卑微。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家族中的嫡长子在父亲之前去世,这个家族的财产和位置将会由谁来继承呢?

不仅我们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古人也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举个例子来说,梁武帝活到80多岁,自己的长子在他之前死了,自己的长孙也已经成年,按理应该继承给长孙,但是梁武帝没有,而是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次子。传给次子后,其他孩子都不服,逐渐地开始有了斗争,朝堂一片混乱,梁朝很快灭亡。

照常理来讲,嫡长子如果走在自己父亲的前面,嫡孙成年可以继承,如果嫡孙没有成年,次子就可以继承。

以上的原则也是只适用于皇室,因为皇帝掌管着整个国家,需要为国家和子民负责,所以太小的孩子不适合继位,以免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所企图。

在宗族社会中,每个宗族都有一个族长,族长是宗族最高领导者,都要听从族长的安排。拿宗族和嫡长子继承举个例子:

一个男子和妻子背井离乡去了外地生活,脱离了之前的宗族,往后发展就是自己这一支血脉是一个宗族,该男子是族长,如果族长有两个孩子,那么男子死去后,嫡长子就是族长,次子就要听从于族长的安排。

不得不说的是,还有极个别特殊情况存在:

如果上述该男子有兄弟,他的兄弟也是有机会继承的,因为在某一时期,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也曾出现过。

那么嫡孙和次子谁的权利会更大呢?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来说,嫡系这一脉是最大的。就拿朱元璋来说,朱元璋的嫡长子去世后,继承皇位的就是嫡孙朱允炆,而不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棣。

其实说白了,这个制度就是凸显一个“嫡”字。

所以说,只要是有这样的制度存在,次子的权利怎么都大不过长孙。

宗族需要宗法制度的维护,宗法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又约束着宗族,三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说,在古代大家庭中,即便是家中嫡长子去世,嫡孙的地位和权利也远高于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