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肾”到底怎么洗?洗肾的人可排尿吗?

目前肾功能衰竭病人,尤其是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尿毒症病人,除了部分接受肾脏移植或腹膜透析,很多病人是接受“洗肾”的治疗。可能很多人对“洗肾”一词并不是很明白,其实“洗肾”就是一般民众较为熟悉而俗称为“血液透析”。

其实,与其说是洗肾,还不如说是洗血来的贴切,尿毒的病人因为肾脏功能衰竭,无法排泄出原本应该由肾脏排出的尿毒素,以致于体内的尿毒浓度升高,而血液透析就将身体内不干净的、含尿毒高的血引导出来,经过血液透析器,滤掉一些尿毒,然后再将这些透析过的、干净的血液送回体内,经过这样的治疗,体内的尿毒减少,症状自然减轻。

进行洗肾时有那些设备是必须的呢?可简单的分为五大项来说明:

〈一〉血管通路:为提供病人的血液循环与透析机器间的连接,通常是在病人不常用的手臂上做一个动脉和静脉相吻合的小手术,形成一个动静脉廔管,如此才能提供长期血液透析时所需的血液流量〈至少每分钟二百cc以上〉以及长期重复的针刺;血管若有了伤害或阻塞,除非是临时插大血管,就无法进行血液透析,所以血管廔管可说是血液透析病人的命脉,病人要经常的自我检查廔管血液流动的情形,如有改变就要立即就医。

〈二〉透析机:是执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操作与监测的机器,包括血液与透析液流量的设定,透析液浓度与温度是否恰当,透析管路压力的设定,透析膜是否有破裂,流回病人的血液内是否有气泡,脱水〈超过滤〉速度的设定……等,均有赖此透析机。

〈三〉透析器:病人的血液与透析液在此经由一层薄薄的半透膜进行交换,以清除尿毒、水分以及矫正酸碱与电解质的不衡,这是血液透析中真正有治疗效果的部份;透析器以材质来分,可分为纤维素膜和非纤维素膜两大类,目前大多是使用经修饰处理过的纤维素膜;依型式来分,目前几乎全都是空心纤维型。

〈四〉透析液:由于尿毒症的病人常合并钠、钾、钙、磷、镁及酸碱……等的不衡,所以使用适当调配的透析液,经由透析的作用,来改善这种情况。

〈五〉透析用水:血液透析时需要大量干净的水来调配透析液〈每分钟流量至少五百cc〉,但这些水并不是一般的自来水,而是经过一连串的过滤、软化、去离子化、逆渗透等处理,去除部份的钙、镁、其它微量元素及微生物,才进入透析系统,否则这些过量的物质经由透析器进入病人体内,会造成许多合并症。

目前标准的血液透析是每周三次,每次四小时。病人准时来到医院,躺在床上,护理人员在病人有血管廔管的手臂上,用优碘消毒后,就使用类似一般打点滴的针穿刺两针,接上机器,开始血液透析,病人除了打针部位的活动稍受限制外,在透析过程中可以阅报、读书、看电视、听音乐,也可吃东西,透析结束时,护理人员来拔除针,压迫止血,完成整个透析;与腹膜透析来比较,血液透析不需要自己动手,只要按时到医院来接受治疗,比较省事、方便,这也是绝大多数病人与家属较能够接受这种治疗方法的原因。

由于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目前在透析过程中,病人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已经减少很多,但若病人在两次透析之间增加太多的体重〈最好控制在二至三公斤以内〉或透析之前进食太多,则在透析时比较会出现低血压的现象,这是病人必须自行调整而避免的;另外,那些食物可以多吃,那些宜少吃,要吃多少,都需要配合临床情况和营养师的指导。

病人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之前,原先就可能有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再加上长期透析治疗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合并症,如骨病变、副甲状腺疾病、贫血、心脏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肝炎……等。且洗肾对于

肾病患者取得好的治疗效果,适时的洗肾,加之配合修复肾脏功能的治疗,以及病人本身的心理调适,家属的耐心和精神上的支持,都是延长肾病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

肾衰竭透析患者早期通常有尿量,但是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尿量比较多,超过1000ml,还有的患者接正常,但有些患者从发病时尿量就比较少,一天尿量在500ml左右,还有部分患者开始透析时就没有尿,但是绝大部分病人随着残余肾功能逐渐减退,透析时间会逐渐延长,尿量也会逐渐减少,并且尿量多少与患者原发病病因和病理情况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