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刮台风?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哪里?

为什么要刮台风?

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广阔的高温洋面。台风的形成与发展要有巨大的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大量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热带洋面上,海温高,蒸发强,通过湍流运动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和水汽,具有高温高湿不稳定条件,其大量内能是台风产生和发展的巨大能量来源。②合适的流场。适宜的环流条件能起动和诱导高温高湿的空气产生扰动,使气流辐合上升。③合适的地转偏向力。气流产生拢动后,必须有一定地转偏向力作用。若地转偏向力达不到一定数值时,向中心辐合的气流则会直达低压中心,使之填塞不能形成气旋涡旋,台风无法形成。所以台风大多发生在南、北纬5°~20°之间。④风的垂直切变要小。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辐合上升气流发展为气旋涡旋。气流上升,绝热冷却产生凝结,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暖。风的垂直切变小,使潜热不向外扩散,保持台风的暖心结构。暖心的反馈作用,使台风中心气压继续降纸,空气涡旋愈旋转愈强,最后发展为台风

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哪里?

每到台风季,朋友圈总会被一条条台风预警刷屏,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实时变化都牵动着大家的心。不过,数百字的台风预警你真的看懂了吗?我们以中央气象台8月11日6时发布的台风“米克拉”预警为例,了解一下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信息。

台风位置和强度如何确定?

一份台风预警往往从实况信息开始。“今年第6号台风‘米克拉’已于今天(11日)早晨6点钟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其中心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以南大约85公里的台湾海峡海面上,中心附最大风力有12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15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20~30公里。”

“台风中心”是台风气压最低值,一般用来表示台风的位置。之所以要描述“中心附最大风力”是因为风力最大的地方不在台风中心,而在其附。“七级风圈半径”和“十级风圈半径”用来表示台风体积。一般来说,台风中心点很小,理论上所占空间为零,但台风的影响范围均能达到四五百公里,大的甚至可达1000公里。显然,“米克拉”属于台风家族中个头较小的一个。

这些信息,预报员又是如何确定的呢?照理说,要确定台风气压最低值,得用密密麻麻的气压计来测量,但面对从海上远道而来的台风,我们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观测条件,因此预报员主要通过查看卫星云图确定台风位置。如果海洋上不具备测量条件,预报员又是如何知道台风强度及其变化的呢?其实,预报员可谓“以貌取‘台’”——根据卫星云图上台风的样子来确定台风的强度。预报员根据云型建立了一套CI指数,每个指数代表不同的台风强度,比如指数是2.5,一般意味着台风强度达到了18米/秒。

这其中,一定会存在很大误差,就像我们不知道某人的出生日期,只好根据其样子来判断年龄一样,可以提供参考,但多半会有出入。用卫星云图判断台风强度时,绝大多数误差小于5米/秒,少数情况误差较大,有气象专家认为个别情况下误差最大能达到30米/秒,这种情况下把台风看成强热带风暴级或是强台风级都是有可能的。

台风往哪儿走?在哪儿登陆?

“预计‘米克拉’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即将于今天上午在福建漳浦到晋江一带沿海登陆(28~33米/秒,10~12级,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除实况信息外,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是预警中的重要内容。如果配合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未来24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来阅读,你会发现预报图中有一条彩色的线,那便是预计台风中心前进的路线。其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强度,比如黄色为热带低压,蓝色为热带风暴,绿色为强热带风暴,橙色为台风,粉色为强台风,红色为超强台风,强度逐渐递增。这条线周围还会有一个阴影区域,表示台风中心70%会出现在这个范围内。注意,台风影响的范围往往远大于此。

一直以来,台风登陆点都是公众非常关心的话题。当台风中心轨迹与海岸线交叉时,我们便认为台风登陆了,交叉点即为登陆点。别看预警中提到的登陆时间为“上午”,登陆地点为“福建漳浦到晋江一带沿海”,事实上,当台风真的登陆,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手段,将登陆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地点精确到镇村一级。

可为什么预报中的说法比较“模糊”呢?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观测误差及预报不确定,很小的误差也会造成与实际非常大的差距;二是对于台风登陆点的预报追求精细,易导致周围地区群众降低防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预报员选择用地段和时间段来表达更多可能。而登陆强度之所以被描述为“28~33米/秒”一个范围区间,也是因为不确定

不过,国外气象部门一般不专门作登陆地点和时间预报,只提供沿海多大范围内可能出现强烈风雨影响。

风雨影响有多大?

“11日08时至12日08时,南海……福建沿海、浙江沿海将有6~7级大风,其中福建中南部沿海、台湾海峡南部将有8~10级大风,‘米克拉’中心经过的附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11~12级,阵风可达13~14级。”台风所到之处必然带来大风,而且,台风的强度恰恰是由其风力决定的。不过,受海洋观测条件限制,也常会出现高估或低估风力的情况。

相对其他暴雨来说,台风带来的暴雨预报准确率会更高一些,但依然存在暴雨落区预报偏差大、暴雨总量偏小或偏大、空报或漏报等问题,特别是5天以上预报。如果将台风带来的降雨量预报图与实况图相比,就会发现预报中暴雨范围是滑的曲线,而实况中有许多离散的点,意味着有一些极端的暴雨点仍无法预报。这也是目前预报员面临的困难和需要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