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波切与堪布的区别在哪?仁波切是什么意思?

堪布和仁波切的区别分别是:

堪布,就是藏地僧人经过佛学院系统学佛法之后通过答辩考试与辩经等等考核被授予佛法理论老师的称号。汉地根据藏语发音翻译成堪布,甚是巧妙,意即堪能作为法布施即讲法的僧人。

在汉地,就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法师。当然以汉传佛教的复杂来说,现在对于法师的汉地民间大众认识都是倒果为因,即仅仅停留在只管讲佛法的出家人叫法师。

仁波切,纯粹就是藏语音译了,是一个尊称敬语,如意宝、宝贝的意思,本来是可以用来称呼一切自己尊敬崇敬的人物,但由于藏地普遍尊崇佛法的缘故。

所以就普遍用来称呼大众共同尊崇或个人尊崇的一些佛法上是僧人师父或法师,比如堪布仁波切,喇嘛仁波切,等等。这个就有些相当于汉地的"先生",但显然比先生更加表达那种虔诚尊崇的恭敬信心。

喇嘛的意思是:

“喇嘛”,是藏文(bla-ma)的音译,该词最初是从梵文(gu-ru,固茹)两字义译过来的,其本意为“上师”。

然而在藏文中还含有“至高无上者或至尊导师”的意义。因此,后来随着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这一尊称又逐渐成为“活佛”的另一重要称谓,以表示活佛是引导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导师”或“上师”。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本意指"珍宝"或"宝贝"。藏族佛教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通常称其"仁波切",故仁波切引申为藏族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本意指"珍宝"或"宝贝"。藏族佛教信徒在拜见或谈论某活佛时,通常称其"仁波切",而不叫活佛,更不直呼其名。故仁波切引申为藏族佛教信徒对活佛的尊称。

仁波切是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对活佛敬赠的最亲切、最为推崇的一种尊称。而活佛是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的尊称。“活佛”这个词汇在藏传佛教标准术语中并不存在。据学者考证,这一俗称最早大约出现于在元代,是不折不扣的汉地制造。

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一是转世高僧(即活佛)并被认证;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说转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称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转世高僧。

活佛

活佛,主要是汉族民众对藏族地区的一些转世修行者的称谓。汉族人称“活佛”,其实是不大准确的,应译称“转世尊者”。

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