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为什么是宫体诗?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不仅国富民强,文化也得到了大发展,尤其是诗歌。不论是唐朝诗歌的数量,诗歌的艺术价值,还是诗人的水,都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准。流传下来的唐朝诗歌浩如海,如群星璀璨,各具特色,如果要选出个写得最顶尖的诗歌,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定论。

诗仙李白

但是唐朝初年有一首长诗,被称为“孤篇压全唐”,并赢得了“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之美誉,令人迷惑的是,这首诗虽然得到后人如此高的评价,在重要的唐诗选集中,比如《全唐诗》、《唐诗三百首》却不见这首诗的踪影,甚至在创作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这首诗一直被埋没在诗海之中,不为世人所知,直到明朝中期,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重见天日,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江·月·夜

一、《春江花月夜》诗意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闲潭梦落花,

全诗一共36句,依据韵律格调,每4句为一组,共9组,按照诗意划分,又可以分成三部分。前两组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景,以江水为线索,由远及,从广阔到局部,描写了春夜月光照耀下江边岸上的景色,笔调细腻,意境唯美。

第3、第4组为第二部分,主要是说理,由天上的孤月联想到人类生命的本源,由流逝不停的江水引发人生短暂的感叹,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学追问,在渺小的人类与永恒广阔的宇宙之间达成一种衡,得出了人生虽短,而人类生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积极的生命观。

最后5组为第三部分,作者从思妇和游子两个角度,以月光比喻思念之情,表现了对时光易逝,青春短暂的无奈,最后两句写思妇和游子虽然隔着万水千山,难以相见,但是月光照耀着的广阔的天下大地,总有人乘月而归,使情绪并未沦于悲伤。

摇情满树全诗以月亮的变化为主线,从月,月明,到月落,表现时间的流逝,把从天上到地下广阔的空间,众多的景物,细腻的情感,通过环环相扣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寓情于景,起承转合,气韵无穷。

二、《春江花月夜》明朝以前不受关注的原因

张若虚虽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历史上关于他的生事迹的记载却了无痕迹,使人仿佛有一种错觉,觉得他是历史上不曾存在过的虚构的人物。张若虚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只有两首,除了有名的《春江花月夜》,还有一首《代答闺梦还》,而这一首不过是之作。但就是在张若虚这仅存的两首诗中,居然就有一篇是能够称作孤篇压全唐的顶峰之作,其中的原因确实让人感到迷惑。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之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世人忽略,曲高和寡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一般的诗人写诗歌抒情言志,往往借助于显的事物,比如奔流的江水,阴晴圆缺的月亮,满心愁情的游子,而在《春江花月夜》中,这些意象虽然都存在,但是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生命”却是隐的,是难以轻易感知的,除非经过深度的思考。而常人读诗,往往容易受到诗中显意象的触动,和诗人产生共鸣,而生命的意象太深刻,太隐,难以被人们感同身受。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其次,从诗歌体裁上看,《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风格,虽然与传统的宫体诗不同,张若虚摒弃了南朝宫体诗描写花前月下,儿女情长的萎靡诗风,开创宫体诗清新淡雅、富有理趣的先河,可谓是独出心裁。但是在唐朝那个日渐开放,欣欣向荣,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在推陈出新,诗歌的流行风格也同样在发生着巨变。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疏朗奋发,陈子昂的沉痛慨切,李白、杜甫的天马行空、辽阔深情,如同狂风暴雨,席卷而来,涤荡着唐朝诗坛的万顷碧波,展现着姿态万千的大唐气象,而张若虚这样一位安静的诗人,和他这首静又舒缓的《春江花月夜》,无疑显得格格不入。那个伟大的时代正处在诗文变革的风口浪尖,需要的是振臂一呼的改革家,而不是心静气的守旧人,于是,张若虚,这一位默默写着宫体诗的边缘诗人,文学界大张旗鼓的复古革新与他无关,人世间的名利场自然也将他抛弃。

于是他远离繁华,远离喧嚣,他不在长安,不在洛阳,也不在终南山上,而是来到无人注意的郊外,在地处偏远的扬子江畔,静而舒缓地写下这首《春江花月夜》,然后放下笔,慢慢走远,如同“斜月沉沉藏海雾”一样,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和世人相忘于江湖。

孤舟泛江

三、《春江花月夜》为何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他的这首作品所表现的生命和宇宙的宏大主题,也和他一样,不为世人所理解,无人能感同身受,于是深藏于浩瀚的诗海,如同那霜雪一样的月光,在时光中渐渐沉淀下来,等待后世人用一个一百年,再一个一百年去感悟,去蕴藉,去体会。

在张若虚写出《春江花月夜》后的一千多年里,经过唐朝、宋朝、元朝,这首诗就如藏进海雾之中的黯淡的斜月,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直到明朝中期,一部专门汇集历代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乐府诗集》第一次把它收录入内,这篇隐藏一千多年的传世巨作终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诗中描绘的月光之美,游子思归之深情,闺中思妇的惆怅,让无数世人感动,而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对于生命本源的追问,“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超越生命的思考,更让无数后人为之浩叹。

历经一千多个春秋,《春江花月夜》终于等到了被关注、被认可的时刻,而且这关注和认可来得猝不及防,如同汹涌而来的春潮。明朝诗评大家钟惺赞扬道:张若虚“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清末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说:“张若虚《春江花月》,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更是给出极高的评价: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并肯定了这首诗对宫体诗发展的巨大贡献:“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

那么为什么历经千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无人注意,无人欣赏,到了千年之后的明代,却突然开始受到追捧,被奉为唐诗中的经典,甚至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它和其他诗歌有什么区别呢?

有说是因为这首诗描写月亮十分传神,并且以月抒情,表现出细腻深厚的感情。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古代描写月亮的诗实在是太多了,像李白就非常喜欢写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名句,而且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本来情景交融就是诗歌创作最常用的手法。

其实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使其他诗歌望尘莫及,是因为这首诗中的主角并不是表面上的月亮,也不是诗中的游子,诗中的思妇,其实是隐藏在一切后面的“生命”。这首诗的主旨也不在于抒发离愁别绪,不是一般的情景交融、借月怀人、望月怀远。而是围绕着一个“生”字。善于写实若虚,写虚若实的张若虚,在这首诗中所要表现的正是人类对于生命的思考,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宇宙时空的追问。

张若虚仰望着月亮,又俯视着苍生,在他的眼中,生命的本质不仅在于人的短暂一生,而在于生命传续的力量,世间一切都由生命所孕育,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面对人生的短暂和月亮的永恒,面对宇宙和生命的追问,他没有错愕,没有悲伤,而是用更高维度的眼光,站在更大的时空的视野上,用理和哲思来触及生命的本质,引发生命的共鸣。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