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吊杆在舞台上有什么作用?
走进歌剧院,舞台的边缘勾画出一道鲜明的界限:台下,红色的观众席笼罩在明黄的灯光里,辉煌而鲜艳;台上,黑色的巨大空间向更深处延展,“钢筋铁骨”纵横交错。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横亘在舞台上的大片吊杆,一股股小指般粗细的钢丝绳将它们稳稳吊起,整整齐齐地按编号依次悬停于半空中,工作人员头戴安全帽,小心地穿梭其间。他们仔细地触摸着每一个吊点,检查钢丝绳,紧固螺丝。
初次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更倾向于联想到工厂车间,而非梦幻浪漫的表演艺术。这些吊杆究竟在舞台上有什么作用?许多剧目中,场景切换仅需短短数秒就可以完成,高山可化作河流,天边也能近在眼前。“沧海桑田”般的种种变化,很多都是靠这些吊杆实现的。
“电动吊杆是使用最多的机械设备,几乎每场演出都会用到。”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部长管建波介绍,歌剧院的舞台共有61根吊杆,每根可承重750公斤,“长期频繁使用,可能会使吊杆出现侧弯。”在平时忙碌的演出周期中,每天的巡视检修固然从不间断,但彻底的排查维修仍然需要更加集中的整块时间。维保期内,吊杆全部降落下来,方便工作人员一一校正,并仔细检查相应的传动部分、控制部分。
在国家大剧院的4个剧场中,歌剧院的整修工作量最大,不仅因为它的设备数量最多,更因为其舞台机械设备最为复杂,推、拉、升、降、转等动作均可实现。这些庞大精密的机械设备设有141面电器柜,每个继电器上又有14颗左右的螺丝。管建波介绍,20天左右的维保期内,工作人员需要逐一检查、拧紧、再确认的螺丝就有将近20万颗。
灯光工作间
2800台灯具逐一清洁调校
除了机械设备,舞台表演同样需要灯光、音响等技术保障的支撑。当灯光的色调骤然改变,剧场内的气氛可以瞬间变得欢快或凝重;当黑暗中一束光照亮了主人公,世界的喧嚣仿佛顷刻抽离,他内心世界中的倾诉和挣扎,都剖白在了观众眼前……
舞台上的灯光并非只能照明,更承载着渲染气氛、营造特殊场景的重要功能。国家大剧院的4个剧场共有约2800台灯具,常用的有450台左右。目前,许多灯具都被工作人员轻轻取下,集中送往剧院地下三层的灯光工作间进行检测维修。
走进灯光工作间,如同走进了一间整洁的实验室。房间正中,一台台外表洁白的电脑灯排成一列。这款电脑灯是剧院内的主力灯型,不仅能变换明暗、颜色,还能切出图案。舞台技术部舞台灯光组主管芦顺和同事们首先给电脑灯进行了细致的除尘清理,然后打开灯具,仔细检查内部的机械部分是否能正常运作,“最重要的是检查光路部分,校正反光板、透镜、颜色片、图案片,电脑灯还会涉及软件升级的问题。舞台上长期使用的面光、耳光、逆光等灯具,以及库房里的流动灯具,我们都会检查一遍。”芦顺说。
整个维保期内,芦顺和约20位同事始终忙碌,仅电脑灯一类灯具的彻底检修,就要花去大家将近一周的时间。正说话时,芦顺身边一台完成检修和测试的电脑灯灵活地旋转起来。未来的舞台上,它将为观众们亮起“造梦”的一束光。
音乐厅
6500支管风琴音管调整到最佳状态
第一次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时,你会注意到什么?位于舞台后中央那座醒目的、银光闪闪的管风琴,一定不会被错过。管风琴素有“建筑中的乐器,乐器中的建筑”之称,国家大剧院的这架管风琴有94个音栓和6500支音管,最高的音管超过了11米,最初曾耗时9个月建造安装,堪称音乐厅的“镇厅之宝”。
在管风琴旁,舞台技术部舞台协调监督组高级主管王兴盛摆了一张小桌子,正在小心地把一块裁剪好的羊皮粘在两块挖了圆洞的木板上。“管风琴风道拐弯的地方需要用到羊皮。”王兴盛解释说,“羊皮会因为灰尘、细菌等各种原因老化,爆裂后,管风琴的气压会马上改变,有些键盘就弹不了。”他手中正在修复的这处破损是去年发现的,差不多位于管风琴的最高处。近两三年来,王兴盛已经陆续修了20多处类似的羊皮通道,可以继续维持管风琴8年左右的运转和演奏。
“管风琴一年中使用的频率其实不会特别高。”管建波和王兴盛都如此坦言相告。但用得不多,不意味着可以在乐器的保养维护上有丝毫懈怠。管风琴体积巨大,难免会有灰尘,一旦除尘工作不到位,“灰尘就会影响到机械和电磁两套演奏系统的性能,稍稍有一点变化,键盘上的感觉就会不对。灰尘浸久了,风和空气也会涌进去,不用人弹奏,管风琴就会自己发声、长鸣。”王兴盛说。此外,管风琴的音栓和音管也要进行细致地调试,“它的声音出来,首先要是悦耳的。管风琴的音色非常丰富,能模仿很多乐器的效果,我们需要根据音栓的特点,把它们都调整到应有的状态”。
“我们要确保管风琴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音色音质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剧院内还有66台钢琴需要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深度保养。”管建波说。在王兴盛看来,这些都关乎着剧院对艺术家和观众的尊重以及责任感。与此同时,舞台的供电系统、水暖设备、土建装饰等系统的整体维护维修,后台化妆间的墙壁粉刷、灯具空调检修等近百项维保工作也都在进行当中。
待幕布重新拉开时,一座做好了所有准备的剧院,将再次与观众和艺术家相会。(记者 高倩 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