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助力吉林企业融资成效显著 热点聚焦
自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2024年10月25日上线试运行以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按照“人行搭台、金融赋能、企业受益”的工作原则,积极向社会主体推广平台应用,成功打造吉林省企业信用报告+资金流水信息“双轮驱动”的征信助企融资新格局。一年来,省内银行累计应用平台查询超2万笔,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2500余笔、金额超60亿元,其中首贷金额近5亿元。
【资料图】
跑出平台推广应用“加速度”
为了让平台迅速在吉林省实现落地应用,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第一时间制发工作方案,从企业提升认可、银行接入应用、银企双方对接三个维度出发,营造“愿用、能用、好用”的良好生态。
一是提升企业认可度。依托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微信公众号、长春广播电视台等媒介,打造“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宣传方式,让平台宣传更有热度、有温度、有深度。在全省人民银行系统、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设立平台宣传“流动站”,打造“全覆盖式”宣传矩阵,锚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群体,精准滴灌、靶向施策,提高企业对平台的认可度。
二是深化平台推广应用。面向辖内银行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平台应用推广专题培训,组织银行工作人员学习平台操作流程及典型应用案例,带动形成“学案例、用平台、优服务”的良性循环。全力推动省内3家主要法人银行机构接入平台,目前已基本实现吉林省主要法人银行接入全覆盖,为平台全域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联合省金监局、省市监厅、省政数局等部门开展银企对接会4次,初步达成融资意向合作金额约15亿元。银企对接惠及活动现场近千家中小微企业,实现金融服务“面对面”、把惠企政策“送上门”。同时,通过辖内主流媒体以直播、图文等方式对活动现场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快车道”
针对缺少传统信贷记录的“征信白户”,平台将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痕迹”转化为“真实资产”,帮助银行机构穿透式识别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破解小微企业缺乏固定资产的传统融资难题。同时,通过线上整合分散的资金流水信息,大幅度缩短企业提供流水、银行整理的人工时间成本,打通小微企业快速获得融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华夏银行长春分行针对小微企业“信用白户”客群,将应用平台嵌入“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等7款信贷产品,累计助力企业实现首贷超2亿元。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应用平台及时响应企业“急、频、快”的融资需求,锚定小微企业群体研发“经营快贷”,将提交资料到审批放款时长由原来2至3个工作日最快压缩至10分钟,大幅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时间成本。
“以前总觉得银行只看抵押物和报表,没想到企业的每一笔货款结算、每一次准时付款都能变成‘信用积分’。依托平台完成的不仅是授信,更是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尊重和信任!”吉林省某贸易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说道。该企业主要经营五金产品、装饰材料等,年营业额可达3000万元。随着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今年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40%,但企业账面流动资金仅能覆盖目前的日常运营。同时,由于缺少抵押物,企业面临“有订单、缺资金”的融资难题。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了解到该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现状后,为该企业核定300万元的授信额度,创新依托平台实现企业首贷“闪电授信”、利率精准定价和额度灵活支用。
激发人参产业发展新活力
通化是我国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区和人参文化的发源地,素有“中国人参之乡”和“国参故里”的美誉。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会同金融机构深度聚焦人参产业回款存在周期性等实际问题,将企业资金流水信息引入风险评估维度,通过应用平台整合人参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征信等多维度信息,力争为每一家园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打造人参产业园“整园授信”新模式。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对通化快大、集安澳洋人参产业园区经营主体已授信8.36亿元,全面推进人参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邮储银行通化分行以人参企业过去1年的资金流水为授信依据,创新推出“人参集群E贷”,给予单户最高上调3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工商银行通化分行引导企业通过平台授权对公账户,动态捕捉核心经营数据,目前已分三批次为园区33户优秀经营主体提供5430万元的信贷支持。
人民银行通化市分行赴集安市丰园参业有限公司开展调研
下一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持续锚定企业融资新需求,探索平台应用新场景,扩大平台覆盖新领域,让资金流平台成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的数字桥梁,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丛鹂锐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